“一江一河”规划背景下的苏河湾慎余里修缮设计(下篇)
此次苏河湾慎余里的修复更新,为咱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思考机会,关于如何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为这片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建筑群寻找到面向未来的方式。
2011年,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于这样的背景,慎余里在修复过程中有机会诠释遗产价值多样性,让建造过程中展现的营造技艺成为遗产保护行为的一部分。
老青砖上印刻的“陈和茂出品”字迹和1935年《吴江县政》“芦墟镇砖瓦、石灰窑等出品,运销沪渎,岁值甚巨”的描述,让我们正真看到了近代吴江向上海供应大量砖瓦的情景。老水刷石饰面由白色和黑色半透明的石英石颗粒组成,3层抹灰分层砌筑成型。堂屋的9色水泥花砖地坪背后印有K.H.的标记,通过100倍放大镜采集到表观的色彩,为今天修复地砖提供了重要依据。
鉴于留存的老物件有限,修缮团队将所有老物件都集中在人流比较密集的主弄区域,用原工艺原尺度复原了1个传统格局的单元,使历史建筑的风貌和空间为公众带来清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呈现和独特的场所体验。
清水青砖如何与混凝土框架结构吻合在一起,是建造的挑战之一。老砖已不再作为承重结构而是装饰结构,而从外观和内部仍旧能清楚看到历史材料的原貌,需知老砖砌筑方式和模数,通过排砖推演还原清水砖墙的拼砌样式,同时在混凝土结构外侧采用老砖切片及连接件来实现外观风貌的统一,用最小外饰面尺寸解决历史风貌与新结构的交接,达到与原始风貌一样的状态。
慎余里的混凝土框架结构与传统空间格局相匹配成为建造的挑战之二。设计通过混凝土异形柱的方式将结构隐藏在墙体内,让砖木立帖的形式能有足够的构造呈现空间。
传统石库门里弄的宽度依据的是1916年出台的《中式房屋建筑规则》,当时的里弄建筑总弄应大于十呎(约3.1米),支弄应大于七呎半(2.3米)。慎余里历史总图中记载的尺度为主弄16呎(约4.88米),支弄宽10呎(约3.05米),远超当时规范的标准和卫生防疫的要求。
但面对现行消防规范,建筑间距不足成为了横亘在保护和安全之间的难题。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防火门窗、防火卷帘带来的风貌影响,选择窗喷水幕的技术来进行防火隔断,通过水幕角度和数量计算,将水幕喷头与装饰挑檐相结合,从而代替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达到了消防规范要求,同时也达成了对历史建筑风貌的最小干预。
这些技术尝试不仅为慎余里争取了最大限度的风貌呈现,也为未来其他风貌建筑的复原提供了参考思路和示范效果。
慎余里作为文化遗产,为地下商业、峡谷景观提供了充沛的设计灵感,并与之形成互动,共同演绎苏河湾的故事。沿街商铺的2栋建筑通过贯通于前屋和亭子间之间的玻璃盒子,成为进入峡谷商业的地上入口,引导人们进入地下空间。
丰富的景观场景为慎余里提供了多重体验角度,苏河湾绿地人行天桥成为观摩慎余里的最佳视角,坐在天桥的坐席上,好似一场新老对话。
南侧广场上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将石库门平面抽象成图案镶嵌在绿地中,构建一幅传承历史的大地艺术。
在慎余里老构件复位工程开始之前,建设方以一场名为“百年苏河文化风物展”的活动先行开幕,希望能够通过修缮实验室的展览方式,让公众参与到历史建筑的修缮实践里来。展览通过放大镜、激光校准仪等科技感十足的设备,让参观者近距离的观摩慎余里的老构件,同时穿插的文化讲座让普通市民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了保护时间的交流中,探讨当下城市更新的重要使命。
从1870年到现在,慎余里一共经过了三次迭代,每一次都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如今的慎余里建筑群作为一处石库门记忆传承的文化地标,汇集了记忆的传承、历史的切片与营造的记忆,成为全社会对上海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认知的一次新的集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